對於養殖場來說 ,秋冬季節是一個關鍵的時期 。因為此時是溫差較大 ,病毒容易發生的時節 。隨著養殖業的發展進步和養殖技術水平的提高 , 免疫接種已經成為預防和控製豬傳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免疫接種疫苗可以大大降低豬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豬群的生產性能 。但近幾年來由於疫苗品質 、免疫抑製性疾病和黴菌毒素等多方麵的原因 ,豬場免疫失敗的現象時有發生 ,例如打過疫苗後檢測不到抗體 ,疫苗防疫後豬場仍然發病等 ,輕者造成疫苗的浪費 ,重者會引起疾病的爆發流行 ,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同時也誤導了廣大養殖戶對疫苗防疫的疑問 ,認為“防與不防都一樣” 。因此 ,就當前豬場引起免疫失敗的原因進行淺談, 並由此討論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
一 、豬隻自身免疫係統的完整性
營養狀況 :動物的營養狀況是影響免疫應答的重要因素 ,當豬的體質虛弱 ,營養不良 ,缺乏維生素及氨基酸時 ,機體的免疫功能就會下降 ,影響抗體的產生 ,例如維生素A的缺乏會導致動物淋巴器官的萎縮 ,影響淋巴細胞的分化 、增殖 、受體表達與活化 ,導致體內的T淋巴細胞 、NK細胞數量減少 ,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下降 ,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能力降低 ,因而營養狀況是不可忽視的 。
母源抗體的影響 :母源抗體是通過胎盤 、初乳或卵從母體獲得的抗體稱之為母源抗體 。母源抗體雖然能使幼小動物具有抵抗某些疾病的能力 ,但嚴重幹擾疫苗免疫後機體免疫應答的產生 。如果免疫時母源抗體水平過高, 就會中和疫苗抗原 ,使機體不能產生足量的抗體 ,造成免疫失敗 。另外 ,由於來源不同母體的個體之間或同一母體不同個體之間的母源抗體水平存在著差異 ,也不利於免疫應答的產生 。
野毒早期感染或強毒株感染 :豬體接種疫苗後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產生免疫力 ,而這段時間恰恰是一個潛在的危險期 ,一旦有野毒入侵或機體尚未完全產生抗體之前感染強毒 ,就導致疾病的發生 ,造成免疫失敗 。
二 、應激因素分析
免疫係統組成 :中樞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兩大部分 ;中樞免疫器官 :胸腺 、骨髓 、腔上囊 、法氏囊(家禽)。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結 、脾髒 、扁桃體、闌尾 、哈德氏腺 、粘膜相關淋巴組織 。淋巴細胞包括 :T 、B 、K 、NK細胞 ,免疫細胞 ,單核巨噬細胞係統 ,粒細胞係 ,RBC(紅細胞)等 。因此 ,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經 、體液和內分泌的調節 ,在環境過冷過熱 、濕度過大 、通風不良 、擁擠 、飼料突變 、長途運輸 、轉群 、疫病等應激因素影響下 ,機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此激素的增加能顯著損傷T淋巴細胞 ,對巨噬細胞也有抑製作用 ,使機體免疫細胞大量減少 ,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的降低 ,不能夠正常地產生相應的免疫反應 。因此 ,當動物在應激反應敏感期間接種疫苗 ,就會減弱其免疫力 。
三 、免疫抑製性因素的影響
機體免疫抑製的因素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疫病因素 ;藥物因素 ;飼料營養水平及飼料黴變因素的影響 。
豬的免疫抑製性疾病 ,如 :圓環病毒感染 ,藍耳病等;都可以破壞機體的免疫細胞或引起免疫細胞的大量減少 ,使豬隻打過疫苗後不能刺激機體產生足量的抗體和細胞因子 。如圓環病毒感染後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製機體對豬瘟 、偽狂犬 、高致病性藍耳病和口蹄疫等疫苗的體液免疫應答 ,造成這些疫苗的免疫失敗 。又如 ,PRRS感染產生的免疫抑製 ,可以惡化慢性傳染性疾病 ,並使豬對其它疾病如豬瘟等疫苗的免疫應答下降 ,造成免疫失敗 。
免疫抑製性藥物 ,某些藥物如慶大黴素 、四環素 、強力黴素抑製淋巴細胞的趨化性;磺胺甲基異噁唑 、強力黴素 、先鋒黴素抑製淋巴細胞的轉化;氯黴素 、利福平抑製抗體的產生等 ,從而影響免疫效果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地塞米鬆 、潑尼鬆 、可的鬆等具有抑製免疫作用;性激素如睾丸激素 、雄激素等對免疫應答有抑製作用 ,抗病毒藥物如幹擾素 、利巴韋林等能夠幹擾和抑製疫苗病毒的複製 ,如果在免疫期間使用這些藥物會顯著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 。
黴菌毒素的影響 :黴菌毒素主要是指黴菌在其所汙染的食品中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 ,它們可通過飼料或食品進入人和動物體內 ,引起人和動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 ,損害機體的肝髒 、腎髒 、神經組織 、造血組織及皮膚組織等 。
眾所周知 ,在現在的養殖條件下 ,黴菌毒素普遍存在於豬飼料中 。飼料中的黴菌毒素不僅危害著豬的健康 ,還會導致豬飼料中的飼料營養價值健翔 ,降低豬的生長性能和免疫力 、抗病能力 ,給養殖場帶來很大的養殖損失 。黴菌毒素對豬的傷害包括器官損傷(肝膽) 、免疫抑製(抗病能力下降 ,不明原因疾病頻發 、抗生素無效等) 、繁殖障礙(不育 、流產 、死胎 、假發情 、精子活力下降等) 、采食量下降 、生長發育停滯 、消瘦症狀 、飼料轉化率低 。此外 ,不同黴菌毒素的混合感染及各種應激會增強黴菌毒素的毒性作用 ,引起豬群嚴重健康問題及生產性能的降低 ,而高產畜禽和快速生長的動物對黴菌毒素更敏感 ,是影響養豬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飼料中黴菌毒素的控製與清除至關重要 。
豬對黴菌毒素相當敏感 ,尤其是對乳豬 。一般而言 ,當黴菌毒素含量低時 ,導致飼料采食量減少 、生產性能和免疫功能下降 。生產者必須意識到 ,當飼料中發現有一種黴菌毒素存在時 ,其它黴菌毒素存在的幾率很高 。到目前為止 ,一些毒素還沒有被意識到 ,但是對已知黴菌毒素的調查 ,給人們提供了降低黴菌毒素對豬影響的潛在方法 。下表中列出了部分黴菌毒素在豬飼料中的最大允許濃度 。
四 、疫苗的因素
抗原含量不足 抗原含量高低是影響疫苗免疫效果的首要因素,抗原含量越高 ,刺激機體產生的抗體數量越多 ,抗體產生越快 ,免疫效果越好 ,免疫保護時間越長 ,同時 ,受母源抗體的幹擾越小 ,有的廠家為了節省生產成本或生產工藝落後 ,生產的疫苗抗原含量不足 ,接種後就不能刺激機體產生足夠的抗體 ,使免疫保護不確實 ,造成免疫失敗 。
外源病毒的汙染 ;疫苗質量問題 ;疫苗選擇是否得當 ,疫苗毒株與當地流行毒株血清型是否符合 ;例如 : 許多疫病的病原含有多個亞型或血清型 ,如口蹄疫 、鏈球菌和副豬嗜血杆菌等 ,有的各型之間沒有明顯的交叉保護力 ,因此 ,免疫疫苗的血清型必須與當地流行的血清型一致,如O型口蹄疫疫苗必須免疫流行O型口蹄疫病的豬群 ,如果免疫流行亞洲Ⅰ型口蹄疫病的豬群就不會起到明顯的免疫保護 。
不同疫苗之間的相互幹擾 :例如 ,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有幹擾作用的活疫苗同時接種 ,會降低機體對某種疫苗的免疫應答反應 ,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疫苗與豬瘟疫苗同時接種 ,產生的抗體水平會低於兩種疫苗單獨注射 。幹擾的原因可能有兩方麵:一是兩種病毒感染的受體相似或相同 ,產生競爭作用;二是一種病毒感染細胞後產生幹擾素 ,影響另一種病毒的複製 。
疫苗的保存運輸環節 ;不同疫苗都有相應的保存運輸溫度 ,如果不在相應的溫度下保存運輸就會造成疫苗抗原含量損失 、破乳 、分層 、甚至失效 ,從而降低免疫效果或造成免疫失敗 。
五 、免疫操作不當
免疫程序不合理 ,多種疫苗同時操作 。免疫程序的製定需要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和本場實際而合理製定 ,而不能一味照搬別的豬場的免疫程序 。抗體的產生具有一定的規律性 ,免疫日齡過早 ,容易受到母源抗體的幹擾 ,過晚則出現免疫空白期;免疫次數過少 ,不能刺激機體產生足量和持久的抗體,免疫次數過多 ,間隔時間過短 ,會造成抗體被疫苗抗原中和 ,降低抗體水平,嚴重者會造成免疫耐受 ,不能產生抗體 。另外 ,隨意將2種或2種以上的疫苗同時接種,造成免疫病種過多 ,從而加重動物機體免疫係統的負擔 ,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 。
接種劑量不準確 ;疫苗稀釋液不當等因素 ;在免疫接種時 ,有的操作人員擔心疫苗抗原含量不足 ,隨意加大接種劑量(常見豬瘟疫苗的接種) ,造成免疫麻痹 ,導致機體免疫應答能力降低 ,抗體反而上不去 ,有的為了節約成本(常見於接種進口疫苗) ,減少疫苗的接種劑量,造成抗原含量不足 ,抗體水平達不到免疫保護的要求 。在選用疫苗稀釋液的時候 ,不重視消毒和使用被汙染的稀釋液等 。
接種方法和途徑不當 ;每種疫苗都有其最佳的接種途徑 ,以達到最好的免疫效果 。滴鼻免疫時疫苗沒進入鼻腔被仔豬甩出;肌肉注射免疫時 ,部位不正確 ,出現打“飛針”現象 ,疫苗沒有注射到肌肉層而注射到皮下脂肪層;需要後海穴注射的疫苗 ,為了省事進行肌肉注射;注射器針頭過大 ,注入的疫苗從注射孔流出;不按說明書要求用規定的稀釋液稀釋疫苗或疫苗稀釋後在存放時間過長等 ,均會造成免疫失敗 ,影響免疫效果 。
六 、建議
在市場應用上 ,wellbet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注重科學實踐得來的參考結果 。實際生產中靈活應用 ,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